首页 > 教学资源

《练习》教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04 07:12:43
《练习》教案(精品多篇)(全文共12569字)

[说明]《练习》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案: 练习篇一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查字典的方法,知道“中”字有两个读音,能看懂漫画明白道理,并能说说写写自己的感想。

2.采用自学自悟、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法学习。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激发保护动物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已经掌握的查字典的方法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用几句话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难点:引导学生看懂漫画悟出道理。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设计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就,就要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课程标准也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组织教学时教师应该留下充裕的时间给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地去想、去做、去说、去写。让他们自主学习,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去探究问题,并有所发现。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听声音游戏。(一人学动物的叫声,其他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2.(学生说到青蛙的叫声,师适时引入。)小朋友对青蛙的叫声这么熟悉,那对青蛙又了解多少呢?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二、阅读短文,渗透学法

1.青蛙的确是非常好的益虫。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青蛙,老师想用上这个词——“庄稼的保护神”。(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青蛙的资料,相信你一定会对它们有更深的了解。(课件上同时出现《庄稼的保护神》。要求:自己读读,如果有生字,先把圈出来,再查查字典。

2.大堂交流。(随着学生的交流在课件中注上音。)

3.学生在小组内互读,在学生之间相互听好,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4.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评议、正音。

①.讨论"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是百发百中”中两个“中”字的读音一样吗?

②.通过讨论了解“卷入口中(zhōng),意思是在什么里面。百发百中(zhòng),意思是逮住了目标。”

③. 学生再查资料,说说比以前知道了些什么。

三、组内交流,练习说话

1.正因为小青蛙如此可爱,又是庄稼的保护神,所以很多作家都把它们写进诗里,编入歌中。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关于小青蛙的歌。(播放歌曲(池塘边的小青蛙》。)

2.小青蛙为什么会害怕见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多媒体出示人类滥杀青蛙的图片以及引起的严重后果,师做旁白。

4.赵小伟为了发动大家保护青蛙,还画了一幅有趣的漫画。(出示练习8的漫画,并简单介绍什么叫漫画。)

5.看了这幅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感想?(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画面内容,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以说导写,练习写话

小朋友说得都非常棒,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让更多的人有保护青蛙的意识,那多好啊!

要求:写的时候注意格式,不会写的可用拼音代替,但一定要写正确。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课外延伸,自选作业

1.除了青蛙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

2.今天的课外作业,教师想请你们从下面的作业中任选一个。

①.收集更多关于“人类的朋友”的资料,并为生字注上音。

②.漫画创作,宣传环保。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以游戏导入新课的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青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形象,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本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尽情诉说,在和谐自然的氛围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找找生字,查查字典,读读资料,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评价不是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的互评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学会欣赏与建议。评价的时候,也是学生彼此间进行灵动的交际的时候。

这一次说是在学生对青蛙有了更多的认识之后,相信这种认识会让学生对青蛙的保护意思更加强烈。

漫画不像一般的文字,它需要我们仔仔细细观察、领悟和揣摩,然后才能得到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这里就切切实实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启发。通过大家的讨论和交流,就能感悟到画中的含义,明白漫画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给予学生表达的自由,学生才会大胆表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才会有真实的情感。对于格式的规范是让学生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写的要求只需文通句顺、言之有理。

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设计具有多样性的、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作业,让他们自由选择,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练习》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学用字词句:读一读对话,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引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通过帮小猴查字的方式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对策:创设争夺“最佳猴师奖”来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出示一首儿歌“工具枪”

其中有两个字“靶”“兜”学生不认识。

2引导讨论:儿歌很有趣,可里面有两个生字没学过,怎么办?

3复习部首查字典的一般方法。

4比赛查字典,看谁先找到正确的部首,最快查到这个字,把儿歌念给大家听一听。

二、设疑激趣,解疑学法

1出示“丰”像这样没法拆开的字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它的部首呢?

2引导学生角色互换,练读对话,学习方法。(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老师当学生来提问,学生解答)

3交流:听了小“老师”的解答,谁知道怎样查“丰”字?

4动手查一查,验证对不对。

5四人小组讨论:遇到不能拆开的字,怎样找到它的部首,迅速查到要查的字。

三、创设情境,练查字典

1出示小猴思考图,小猴怎么啦?

2出示生字“世、义、电、书、我”。原来这几个字的部首小猴实在找不到了,哪个小朋友愿意教教他?

引导开展“争当小猴老师”的活 ……此处隐藏9376个字……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①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

②为什么喜欢?

① 这本书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指导。

(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书籍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

(4)班上交流,师生评议。

3、反馈

(1)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是否充分。

(2)大家是否感兴趣。

(3)评议小结。

(五)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要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提示重点笔画的位置。“坐”字整体取斜势,中竖正而挺,两个横画一长一短,短横略向上翘,长横略向下狐。两个“人”字程左低右高之势。“器”字的四个“口”略有参差。撇头穿插在两个“口”之间,。写字时注意匀称,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3)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指导。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教学随笔

如何处理教材设置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同时也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本次练习中的“语文与生活”主要让学生了解“煮书”的含义及“煮书”的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梳理自己读书的方法,通过诵读和抄写有关读书的名言,感悟鲁迅对读书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就应紧扣教材中有关“煮书”的问题,引导学生悟出这样的道理:只有反复诵读品味,读熟读透,才能有所收获。

练习课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练习六第8——11题。

教学目标:

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面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

正方体木块27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

二、基本练习: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

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纸包装箱,长30厘米,宽和高都是20厘米。做10个这样的包装箱,需要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你想怎样做这道题?(先计算出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再求出10个的表面积,最后要换算单位。)独立做。

师: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般需要计算六个面的总面积,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常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确定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其中有哪几个面是相等的,再决定计算方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先回答求哪几个面,然后只列式不计算。)

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积)

2、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

3、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

四、指导练习:

1、练习六第10题。

如何把这个长方体木块分成两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再比较截前和截后的表面积,看有什么变化?

师:截完后,增加两个面,所以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大于原来的长方体。增加的每个面面积都与左(或右)侧面的面积相同,因此增加的表面积就是4x4x2=32(平方厘米)。

2、练习六第9题。

使学生明确:在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时,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3、练习六第11题。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大正方体8个角的小正方体,共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6个,即大正方体6个面最中间的小正方体;没有涂到颜色的小正方体只有中间层的中间1个。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收获吗?

六、作业:

p37第8、9题。

教学反思:

重结果更重方法

表面涂漆小积木块数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正确结论,但我觉得引导学生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这样,学生就能运用数学方法迅速而又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在教学中,我改变教材问题的呈现顺序。先找三面涂色的。块数,再到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块数,最后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有几块。这样的改动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无法直观地从立体图中观察得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改动顺序后,有的学生无法凭借空间想像得出,他们另辟蹊径,从总数中减去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正方体数,也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通过此题教学,我旨在引导学生发现:

1、只有位于正方体八个角上的那些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也就是说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就等于正方体的顶点数,有8块。

2、两面涂色的那些小正方体,位于正方体的两个面的交界处,但又不在正方体的顶点处。因此,只需要首先确定正方体的某条棱上出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而正方体有12条棱,然后乘12就可以求得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3、一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位于正方体每个面的中心部位,既不在正方体的顶点处,也不在棱上。因此,只需要首先确定正方体的某一个面上出现的一面涂色小正方体的块数,而正方体有6个面,于是可乘得出一面涂色的小积极木块数。

4、最后用总块数—三面涂色的块数—两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不涂颜色小正方体的块数。

在此基础上,我将此题适当延伸。将数据由“27”变成“64”让学生再次尝试,果然速度及正确率都有较大提高。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练习》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练习》教案(精品多篇)(全文共1256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