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汇报材料写作格式(精选多篇)

时间:2025-05-29 07:12:16
汇报材料写作格式(精选多篇)(全文共10939字)

第一篇:汇报材料的写作方法

汇报材料的写作方法

汇报材料,一般是单位或个人向上级领导或机关所做的书面陈述材料,是当前办公室文秘工作常用的材料之一。汇报材料的体裁是与请示、报告相似的文种,可以 归属于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或平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应用文体,汇报材料的种类很多,按性质又可以分为综合性汇报、专题性汇报等。 其基本格式:主题(汇报单位、时间)——称呼(开场白)——正文(基本情况、经验做法、成效,困难和问题,下步工作)——结尾(结束)。笔者在多年的实践 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汇报材料的特点

汇报材料的基本特点是实事求是,简洁明了。那么,在写作视角的确立和质量的追求上,还需要把握以下三个特点:

(一)汇报基调,保持下对上。 如,县直学校、乡镇学校向县教育局、乡镇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向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府向州政府、省教育厅等,准确把握这一角度和表述基调非常重要。 因为,这不仅仅是尊重上级,更重要的是端正工作态度。作为下级就应该保持这种基调,如实的、全面的提供情况。不然,?就可能出现为了应付检查,汇报假情况 和表面情况的现象。但是,切记不能把汇报材

料写成工作总结或者写成工作布置,否则基调就变了。?

(二)汇报内容,力求有价值?。在通常情况 下,领导及上级机关听取汇报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下情,指导工?作,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上级领导或机关的工作思路,往往是遵循这样一条轨迹:了解情况 ——决策部署——检查落实,再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作为下级来说,在落实上级指示和任务时,所遵循的轨迹是:听取部署——抓好落实——及时汇报——深入落 实。上级领导及机关与下级的这种互动,就是上下级之间“了解情况与决策” “落实并汇报反映情况”的信息互动。这种信息互动对于上级领导和机关来说,需要下级提供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从落实中反馈出的高质量的信息,更有 利于上级领导和机关的决策部署。因此,在准备汇报材料时,必须提高汇报材料的价值。

(三)表现形式,重在展现亮点。在准备汇报材料时,最关心 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工作汇报得到上级领导和机关的肯定和认可。其实,一个单位的工作汇报,是其工作成绩的真实反映,上级领导和机关对汇报材料的满意,从本 质上说,是对单位所做工作的认可和满意。撰写者要按照汇报材料的重心构思提纲、提炼素材、广泛听取意见、反复锤炼内容,才能写出既被上级领导和机关认可、 又让本单位领导满意的汇报材料。因此,写汇报材料,应该尽量突出重点,展现亮点。

二、汇报材料的写作要领

要写好汇报材料,关键是 要对汇报材料重要功效和作用进行领会,准确把握写作要领。汇报的功效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汇报材料真实反映下级单位反映的困难问题,使上级领导和机关正确评 价所做的工作成果,或者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我们的汇报材料写作中,由于写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等各方面的原 因,导致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跑题。没有弄清上级领导和机关调研或检查工作的主题,汇报抓不住重点,过多过细谈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情况。二是散 乱。?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事例堆积,没有内在逻辑性。三是空泛。没有提炼概括,不能抓住特色组织材料,缺少理性思考,就事论事,不用事实、?数据、典 型说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鉴于这些问题,写汇报材料时,我们要把握如下四个要领:?

(一)把握主题,明确听取汇报的对象。遵循上级领导 或机关要求的主题。上级领导或机关到下面了解情况、听取汇报,事先有关部门都会发一个通知或者电话。即使是很突然的工作检查,也会在到达之前先打招呼。因 此,我们在准备汇报材料之前,首先一定要弄清听汇报的主要领导或检查组来自那个单位、部门,来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是检查工作、评估验收、还是调研?是了 解全面工作还是作某一

项专题工作?也就是说,撰写者要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为什么要听取这方面的汇报。写汇报材料不仅仅是个文字表达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有 对上级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深化对上级通知的理解,才能真正把握主题,明确对象。?

(二)抓住重点,做到点面结合。上级领导和机关、深入一线 检查指导工作机会很少,检查指导的重点一定要弄清楚。一般是听取下级领导机关,对正在制定或执行的某些重大决策的建议,了解基层单位对一些重大决策、重点 项目、重要工作事项,采取的具体解决办法和经验。因此,我们撰写汇报材料要紧紧围绕上级给出的提纲或者要求,抓住汇报的重点内容,既要注意反映工作的整体 情况,突出工作重点,又要注意处理好点与面、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切忌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如,调研汇报材料,重点讲这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和问题,讲克服这些困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上级领导机关提供参考依据;评估验收汇报,重点是指标完成情况,经验做法和成效等。

(三)突出 特色,挖掘材料的深度。汇报材料的特色和深度,是打动上级领导的重要要素。所谓特色,就是对本单位最具特点的做法和经验的挖掘,是对上级指示精神的全面贯 彻和创新落实;所谓深度,是上级领导和机关关心的重点,既包括对上级精神和部署任务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又包括对本单位工作深层面的总结和反思,还包括对下 一步

发展的预测和可能出现问题的看法及建议。而汇报材料的特色和深度,依赖于单位工作的特色和优良效果,主要来自撰写者对本单位工作经验的提炼,以及对工 作开展的深入思考。?也就是说,汇报工作不只是平铺直叙的叙述过程,而应将平时的工作概括出明确的观点,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经验来。汇报材料要做到这一 点,就必须首先熟知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未来工作发展的基本趋势。

(四)理清思路,注重提炼语言表达风格。?汇报材料是反馈式材料,是上下级面 对面或间接互动时使用的文本。因此,我们要重视提炼语言表达风格,让上级领导和机关听起来自然、舒畅。我们撰写时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切忌拖 泥带水,废话连篇。同时,汇报材料既不象演讲稿那样正规,也不象会议讲话稿那样需要很多的论述,在语言表达上还要朴实、通俗易懂;尤其是观点的表述,要简 洁明了,易于入耳,便于记忆,尽量不用华丽的词汇,更不能讲过头话、绝对话语。此外,对于本单位的一些带有个性色彩的经验和做法要慎重,在汇报材料中尽量 少用。如果一定要用,也应该有相应的文字解释,让领导听明白。

第二篇:汇报材料的写作

第一篇汇报材料的写作

一、汇报材料的特点

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是汇报材料的基本特点。除此之外,汇报材料在写作视角的确立和质量的追求上,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

(一)汇报基调是“下对上”

在军队基层应用文中,汇报材料与请示报告是相似的文种,都是下级向上级领导或机关汇报 ……此处隐藏6271个字……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升华理论的过程。汇报材料的思想性,体现在材料、事例、情况和阐述的道理之中。汇报工作是要适当发议论的。“发议论”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材料的解释、分析、综合、提炼,更清晰、更系统、全面地说明情况,从而让上级领导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并从事实背后找出本质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那么,怎样在汇报材料中体现出思想性呢?主要应把握三点:一是要善于理性分析。二是要善于深入挖掘。三是要善于综合概括。

五、讲究结构层次,注意语言得体。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开展情况、做法成效、经验启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后打算等内容。在结构上首先脉络要十分清晰,其次是线条要单一,再次层次不要过多。

汇报材料主要是说给人听的,这就要求汇报语言要实在、简明,要客观、翔实,有血有肉,有鲜活的东西,不能老是干巴巴的,就几个观点、几根筋,该用事例、数字说话时就要用事例、数字说话,该量化的就要量化。需要虚化时也得“虚”,该归纳的就要归纳,该概括的就要概括。

六、首尾相应,请领导指出错误和纰漏。

提示一点:在整个汇报过程中需备录音设备,便于事后整理领导指示精神等

第五篇:汇报材料写作

关于调研报告的写作问题

(一)调研报告的特点

1.调研报告——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 1

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调研报告——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二)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 2

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 3

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 4

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汇报材料写作格式(精选多篇)(全文共1093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